向仲华 1911 年出生在湖南溆浦县的一个农家,8 岁就进私塾读书,16 岁被保送到县立中学。在学校里,他接触到了《国家与革命》《哥达纲领批判》这些马克思主义的书,心里头就埋下了革命的种子。
1930 年 7 月,红军攻打长沙,向仲华瞅准机会,冲出监狱,立马参加了红军,在红三军团第八军教导队当学兵,一个月后,就因为他文笔好,被调到军部当秘书。这向仲华读过不少书,写东西那是一把好手,在红军里就是个 “秀才”。红三军团早先办过《红军日报》,后来因为环境太差,又缺办报人才,就停刊了。1934 年初,上级让向仲华把报纸重新办起来,就给他一台手摇油印机、一块钢版,难是难,可他没打退堂鼓。从采访、写稿、刻钢板,到油印、出版、发行,他一个人全包了。报纸三天出一期,为了能及时报道部队的战况,他没日没夜地干,经常冒着炮火硝烟,跑到前线去采访,把红军战士英勇杀敌的事儿写出来,鼓舞大家的士气。
到了 10 月,向仲华扛着办报的家伙什儿,跟着部队开始长征。一路上,他是一手拿笔,一手拿枪,又宣传又战斗。在贵州土城、赤水,红三军团跟国民党军碰上了,向仲华负了伤,简单包扎一下,咬着牙又投入战斗。二渡赤水、攻打娄山关的时候,他带着伤上前线采访,结果又挂彩了。首长看他伤得重,想让他留在老乡家养伤,他不。
那时候,大革命失败了,可向仲华没怕,1928 年,他参加了舒溶溪的农民武装暴动,可惜没成功,还被叛徒告密,1929 年在长沙被捕入狱。在狱中,他遭了不少罪,被敌人严刑拷打,可这小伙子就是硬气,坚决不吐露党组织的半点消息,还想法子跟敌人斗智斗勇。他瞅见同狱的唐近仁像是自己人,就趁着放风的时候跟人家接上了头,果不其然,唐近仁是狱中党组织的负责人。打这以后,他们就以读书为掩护,给牢里的同志们讲共产主义,让大家都坚定信念,跟反动派抗争到底。